您现在的位置:世纪网名网 > 句子签名 >

​高考作文金句摘抄100字(引用诗句大全精选三篇)

更新时间:2023-06-21 17:05:42 来源:世纪网名网 点击:

高考作文金句摘抄100字(引用诗句大全精选三篇)

我要开花,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,不管你们怎么看我,我都要开花!

——林清玄「百合花开」

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,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?他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。

——梭罗「瓦尔登湖」

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。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,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。

——郑渊洁

“妈妈,你到底为什么爱我?”母亲放下针线,用她的面额,抵住我的前额,温柔的,不迟疑地说:“不为什么,只因你是我的女儿!”

——杨乃斌朗读冰心的散文「不为什么」

「朗读者」第三期

选择

- 选择,意味着结果 -

有人说,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,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,那么,是遵从自己的内心,还是随波逐流;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;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,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;无论如何,希望每一个人,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。

——董卿

有人说“不疯魔,不成活”,我很享受这种若隐若现当中左右徘徊,这是我表演的语境,也是我的选择。

——王千源

你用最不敬业的精神去演戏,结果世界上最单纯的观众,用这么炙热的心情去观看,真不次于在犯罪。

——王千源

人的一生,总是在寻找一种平衡,忠贞的人,永远会得到忠贞;勇敢的人,最后也是用勇敢来结束。

——麦家

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,泥泞诞生了跋涉者,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,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。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,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,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、博大和不可丧失,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: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,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。

——秦玥飞等朗读迟子建的「泥泞」

可以说脚踏大地,泥泞,我相信一定会磨砺他们的青春,让他们的人生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华,这光华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。

——董卿

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,和拥有多大的房子,最重要的是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。

——康震点评「陋室铭」

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,我慢慢相信,每一个活过的人,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,也许是一颗巨星,也许是一把火炬,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。

——史铁生「奶奶的星星」

「朗读者」第四期

礼物

- 天赋,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-

仰望星空,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;低头凝望,一花一叶,是大自然给世界的额礼物;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;朋友是陪伴的礼物;回忆是时间的礼物。

——开场白

所说五大博物馆,就是包括:故宫博物院、英国大英博物馆、法国卢浮宫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俄罗斯冬宫(又名阿尔米塔什博物馆),正好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,正好一个国家一座。所以我开玩笑说:“没有一个强大的博物馆,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。”

——单霁翔

没有一个强大的自信的文化,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的强国。

——董卿

高考作文金句摘抄100字二

01

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仑之山。

句子解读

句子出自《世说新语》,意思是说:夜明珠不一定非得出自孟津河中,大玉璧不一定非得采自昆仑山上。这句话反应的是一种“英雄不问出处”的人才观。

适用话题

平凡与伟大、英雄与凡人

高分引用

《世说新语》注:“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仑之山。”我们知道:再小的人物,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。圣手仁心的白衣天使焚膏继晷、救死扶伤;终日辛劳的清洁员为我们清扫出整洁的街道……平凡微观的世界里,不乏伟大之辈。

——2021年上海卷优秀作文《时间证明一切》

02

根本固者,华实必茂;源流深者,光澜必章。

句子解读

句子出自明代张居正的《翰林院读书说》,全句意思是:树木的根部坚实,就能长得茂盛;泉水的源头深邃,就能水清浪涌。这句话常用来形容“根基、源头”的重要性。

适用话题

历史传承、文化传承

高分引用

“根本固者,华实必茂;源流深者,光澜必章。”从纷飞的战火中走来,我们看见虎门上空升起的浓烟,中国人民对外敌发出第一声长鸣;我们看见辛亥的火炬在中国大地上传递,星火燎原;我们看见鸭绿江畔,烈火烧不尽豪情,疾风吹不灭壮志……正是这些发生在特殊时间里的特殊事件,铺出开天辟地、艰苦奋斗的新中国诞生史。铭记这些纪念日,是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,也是赓续先辈济世救民的伟大精神,给予我们在新时代勇立时代潮头的自信和动力。

——2021年天津卷优秀作文《胸中存丰碑,立马振山河》

03

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有余温。

句子解读

这句话出自黑格尔的著作《美学》。历史不仅能传承文化,赓续精神,而且,在历史的某些细节之处,我们还能找到情感的共鸣。这就是作者所说的“历史的余温”。

适用话题

精神传承、文化传承

高分引用

黑格尔曾言:“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有余温。”诚哉斯言,每一段历史都能给予我们新的思考,然后促使我们拥抱更美好的明天。

——2021年天津卷优秀作文《身披过往,脚踏前方》

04
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
句子解读

句子出自苏东坡的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。意思是说: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?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!不要在老年时感叹时光的飞逝啊!

适用话题

乐观、豁达

高分引用

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”这是苏轼面对得与失的态度,得与失不过是河流中的朵朵涟漪,河水不会因为涟漪而停留脚步,人生又哪能因为一时得失裹足不前。

——2021年浙江卷优秀作文《阅尽千帆,归来仍是少年》

05

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

句子解读

句子出自庄子的《逍遥游》,意思是说: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,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,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,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。

适用话题

坚定、从容、听从内心

高分引用

把得与失看成一个过程者,绝不是逆来顺受,无欲无求,彻底躺平。他们只是看清了所谓的得失很多情况下只是在争一时的脸面虚荣,他们更在乎的是生命的本真。他们清醒地活在天地间,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地,活成了庄子所言的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”。如此,得与失怎会成了他们的终点或所谓的起点呢?

——2021年浙江卷优秀作文《得失的深处是心境》

06

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
句子解读

句子出自王阳明的《传习录》,意思是说: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,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。这句话反应的是作者“知行合一”的哲学理念。

适用话题

思想与实践、思考与行动

高分引用

王阳明讲“知行合一”“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”,强调“行”和“知”的统一亦是“可为”与“有为”的统一。五十年代的中国,新生伴随着风雨飘摇。面对朝鲜战争的危急,*****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”,出兵支援朝鲜。国内急需和平建设,这个决策是艰难的,可为却又不可为,但战争必须打下来,一定要做到“有为”才能创造和平建设的环境。回望如今,新冠侵袭,美国打压,新的困难一拥而来,中华民族再次面临着危险。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”,青年如吾辈虽不用面临战火纷飞,硝烟纷扰,但新的困难仍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站出来,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。

——2021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《可为与有为》

07

革命者只有站着死,决不下跪。——陈延年

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。——陈乔年

句子出处

陈延年、陈乔年是陈独秀先生的两个儿子,二人都被反动派杀害,这两句话是两位烈士临刑前所说。

适用话题

青年担当、家国情怀

高分引用

“有为”是对使命的自觉承担。“革命者只有站着死,决不下跪”“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”,于1927年和1928年,陈延年与陈乔年两兄弟相继牺牲。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兵,多少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才换来如今的和平美满?他们本应平安度过一生,却甘愿为国家安定而抛头颅,洒热血,革命年代的“有为”是无数鲜血换来的。

——2021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《可为与有为》

08

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,理想是火,点燃熄灭的灯。

句子出处

句子出自流沙河的诗作《理想》。

适用话题

理想

高分引用

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,理想是火,点燃熄灭的灯。理想让你和我这样的青年有了肆无忌惮冒险的勇气,让我们把心动变为行动,把践行变得轻盈。

——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《你和我的星辰大海》

09

科学没有国界,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。

句子出处

这句话是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名言。

适用话题

家国情怀

高分引用

“科学没有国界,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”,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,钱三强放弃在国外诱人的待遇,跨越重重阻碍,携妻女回到祖国,从此他的名字便与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,同时也实现了自己“学以致用,报效祖国”的理想。

——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《理想应与时代同行》

10

成功的花,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,然而当初她的芽儿,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,洒满了牺牲的血雨。

句子出处

这句话出自冰心的诗歌《成功的花》。

适用话题

奋斗、梦想

高分引用

冰心说:“成功的花,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;而当初的芽,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,洒满了牺牲的血雨。”是啊,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,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我们无悔的付出,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。

——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《舟轻不畏风》

11

不畏将来,不念过往。

句子出处

句子出自丰子恺的散文《不宠无惊过一生》,原句是:不乱于心,不困于情。不畏将来,不念过往。如此,安好。

适用话题

过去与未来、勇敢、豁达

高分引用

丰子恺有句话很是经典:“不畏将来,不念过往”,时间老人会给人最公正的检验。当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,度过每一个充实的当下,在不久的将来时间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评判。

高考作文金句摘抄100字三

有哪些“金句”,可以让高考作文更有文采?

高考即将来临,万千学子即将踏上人生和学业的“修罗战场”,是荣耀屈辱,还是喜悦悲伤,都要看同学们在考场上的发挥,能否尽如人意。

这里给同学们给出一些从官媒文章中采摘的精彩“金句”,可以适当用在高考作文里,为你们的语篇段落增光添彩,显得更有文采。

01、“同时间赛跑、同历史并进,时与势依然在我。”

这是新华社在2021年1月1日的《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——元旦献词》中写下的句子。

从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交织,到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的并存,这一气势磅礴而又充满时代沧桑的话语,用在描写时代变迁、继往开来和青年理想的题材上,可以说完美契合。

02、“每次归程,都是为了更好出发;每次停歇,都是为了积攒力量。”

这是人民日报在2021年2月19日在《带上温暖 继续拼搏》中写下的良言金句。

这样的文字写在农历春节后即将返程开工之际,显得格外贴切和暖心。同样的话语,我们可以用在描述学业、生活和人生中的短暂挫折和修整上,体现出“积蓄力量,迎接新生”的豪情壮志,更可以借此在行文中抒发对于父母和家庭的眷恋之情,堪称绝妙。

03、“时代在变,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”

这是人民日报在《给青年的一封信》里写下的励志语句,与父母和老师的耳边叮嘱相比,更加注重情怀、思辨和意境。

对于青年人来说,眼前的现实和经济社会,每天都在发生着激烈而复杂的变化,如何学好眼前的功课,规划好自己的生活目标,进而不负时代寄予的责任和重担,是值得每个00后学生静心思考的问题。

借用这句话,高三学生可以在作文中抒发自身的理想和热情,对未来进行展望。

04、“事后的反应再迅疾,也比不上未雨绸缪。”

高考材料作文的辩证分析,离不开有关对比、因果和计划的思考。

正所谓,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

在很多情况下,想要做好一件事和搞好一项事业,就要早做打算、夯实根基,对所做工作的前后左右都要想清楚、辨明白,未雨绸缪地做好应对各种隐患、麻烦和困难的预案。

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这个道理,虽然语句平实,读起来却如惊雷涌动,妙不可言。

05、“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”

这是清代张澍的《姓氏寻源·序》中的一句话。虽然出自古人之笔,但是用在今时今日的现实案例中,依然有着精辟而深切的意义。

我们的时代,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剧烈繁复的变化,但是不变的,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。

恰当引用这句话,可以在结合感恩、回报和孝顺等问题上,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读起来顺畅自然,看起来温文尔雅,颇有书卷气。

06、“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,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。”

时代就像是一张考卷,每一代的青年人,都在前赴后继地奔赴考场。

从80后到90后,几乎每一代人都曾被老一辈人认为是“垮掉的一代”,但是历经非典、新冠的严峻考验,我们可以看出:

不管是“负重前行”的80后还是“个性张扬”的90后,在时代的考卷上,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以至于现在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。

而今,正在踏上考场的00后学生,也应该借此机会来思考和领悟:这个时代给青少年和年轻人寄予的厚望,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应对。

在抒发感想时,贴切而自然地引用这句话,会让阅卷老师有如沐春风之感。

07、“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,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。”

很多人都知道人民日报的这句话,但不知道这句话的下一句是:“放下手机,睁眼看看真实的生活”。

原文从高校毕业季的困惑迷茫、北上广深的就业选择,写到大城市和小地方的不同人生,劝诫年轻人“没有小的城市,只有大的人生”,而前面的这句话,更是画龙点睛之笔。

而高三学生在参加语文考试,分析作文材料时,如果牵扯到努力奋斗、坚持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主旨,都可以适时而精当地引用这句话,在很多时候,都可以对论点起到潜移默化的强调作用。

以上这7句话,同学们可以看到,不管是时事评论、热点分析,还是道理思辨类的文章,除了条理清晰、论据详实和引经据典以外:

最重要的,还是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

总之,以上这7个金句,堪称是情感、说理和励志的完美结合,值得高三学生学习和借鉴!

© CopyRight 2006 - 2025, www.sjwm.cn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5005号  鄂ICP备2023006863号-1